top of page
.png)
課程簡介
本課程會跟大家介紹原住民族的文化特性、神話及規範禁忌等。臺灣的生態旅遊的場域經常跟原住民族的生活空間、祭典與文化活動有著密切的關聯,台灣原住民族有的住在高山、有的在平原、也住在海島、海濱的地方,而這些地方有非常豐富的生態資源,然而很多也是生態敏感的區域。
我們可以藉由生態旅遊透過知性的方式,認識一個山林、一個社區部落及任何一個曾經留下來的山林遺跡。
課程大綱
課程目標:
認識臺灣原住民族文化。
理解多元、多樣性知識及其實踐蘊含的智慧。
簡報大綱:
神話思維/原住民族看待世界的角度。
反思所謂「進步」。
原住民族多樣性/智慧的故事。
結語。
簡報內容概述:
原住民族文化與神話思維。
原住民族文化故事的重要性/已故事傳述。
介紹美國印地安大酋長西雅圖對於土地的認知。
反思所謂「進步」。
原住民族文化的多樣性/智慧(粟作、地名、圖騰、樹生神話、祖靈之地、洪水啟示、野菜故事、布農族pasibutbut、排灣族老鷹的故事、雅美族飛魚與拼板舟故事、因紐特適應極地、原住民族熊禁忌、《 裨海紀遊》的台北湖、傷害土地的行為/伐木、種植山葵等、紋面、鄒族的有用無用樹木觀、狩獵的禁忌與規範、多樣性/智慧的典範、阿美族母系的意義等)。
引述韋德.戴維斯(Wade Davis)《生命的尋路人》「世界依然燦爛多樣」之言作結。
bottom of page



